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 孙雅逊副主任医师战“疫”记

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

孙雅逊副主任医师战“疫”记


 有人可能会有疑惑:心内科和新冠肺炎没啥关系吧?

 怎么会没关系,疫情战场上,机枪手累趴下了,轮到我们其他枪手上了,该上就上,该去就去呗!而且,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常常合并有心脏基础疾病,正是心内科医生发挥特长的地方!

 这是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孙雅逊副主任医师,在1月31日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增援前说的一番话。孙医生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,是邵逸夫医院首批省级医疗增援队的三名队员之一,这位铁骨铮铮、豪迈爽朗的东北汉子,第一时间投入到新冠肺炎的抗战中,而且他是到重症监护室开展危重病人的救治,是真正意义上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批勇士。

image.png


 在重症隔离病房,孙雅逊医生保持他一贯的认真负责、严谨、高度责任心的态度,对每位重症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电记录和监护、病情评估和精心诊治,不放过一丝的线索和异常数据。

 “有志者事竟成”,2月15日晚上,在巡视病房患者时,孙医生敏锐的发现患者心电监护出现异常,他判断患者出现了“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”的合并症,他立即与团队的浙一医院的医生们进行讨论,判断病情及抢救方案。这样的病人生命危在旦夕,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,当机立断,团队决定为病人开展临时起搏器的植入操作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 普通心血管病病人植入临时起搏器一般是去介入手术室,在X光的指导下植入电极,但是,对于重症新冠肺炎病人,却无法去介入手术室。在重症监护室里,没有了X光的指导,导管进入的长短、导管头端的位置没法准确判断,只能凭借简单的体表心电图来判断位置,也就意味着可能存在电极不稳定、易脱位等风险。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,孙医生和团队成员一起,精准判断,反复调整,最终“手术”成功,临时起搏电极准确到位,并在之后的两周里,始终保持成功起搏,保证了患者的心跳,为患者的最终康复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。

 毫无疑问,在这场“战役”中,这位老人是幸运的,我相信,有许许多多患者像这位患者一样幸运,他们被像孙医生这样的专业医护人员精心守护着。

 自工作以来,这是孙医生春节在医院连续值班的第五个年头,年前匆匆回东北老家陪父母吃顿饺子,在看到增援通知后又立即报名参加。就像孙主任开头说的“该上就上,该去就去”,在这场疫情中,许多的心血管医生和护士“该上就上,该去就去,绝不含糊”!

 向抗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!